Skip to main content

視覺

教育科技基礎知識

教育科技, 教師至上技術, 數字教室

大家都知道,科技已經走入現代世界的每個層面,唯獨教育似乎不適用那項規則。這個態勢即將改變。這場全球大流行已經證明,靠著格線紙和 HB 鉛筆再也不足以完成工作,即使是最有天賦的老師坐鎮教室也莫可奈何。

但是財政困難的學校和學區,該怎麼做才能不花大錢,又不讓負荷超重的教師耗盡耐心,就讓教育業踏進科技年代?

ViewSonic 是運算、消費性電子產品和通訊解決方案的全球供應商,該公司軟體、成長與合作夥伴關係部門主管 Manuel Edghill,以及 Intel® 物聯網事業群行銷總監 Chris O’Malley,對於教育科技能夠如何支援學生、教師與學區預算,提出了幾個大膽的點子。他們將為我們說明,影片分析、大學原型,以及長期視覺,如何能打造出更優異、更聰明,效率也更高的教室。

若要聆聽完整對談,請收聽我們的網路廣播節目教育科技攜手 ViewSonic 與 Intel® 造福社會

教育界當前面臨的關鍵挑戰有哪些?教育科技又能如何助教育界一臂之力?

Manuel Edghill:科技以及注意力離開教室的時間,是許多教育工作者的大敵。現有的 TikToks,加上如雨後春筍般爆增的資訊,該如何配合需要拉長注意力集中時間的教育業改頭換面?您該如何讓教室內的學生參與課程,而當您與學生相隔兩地時,您又該如何讓學生參與互動?

Chris O’Malley:我為教育工作者簡報時常說,我們生活在螢幕的世界,我們生活在影片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活力。這是個互動的世界。這是兒童司空見慣的世界。那是他們賴以成長茁壯的世界。那是讓他們參與互動的推手。於是,如果您走進只有紙顯示器或紙質教材的教室,沒有任何影片、完全沒有互動、缺少這群孩童習以為常的任何生動數位內容,他們或多或少都會提不起勁。

但如果只看我們目前面對的問題,教師一直以來被迫必須迅速在面對面學習與虛擬學習之間取得平衡,而且有時候還必須設法採取混合式學習,也就是為 10 個在課堂,10 個因為 COVID 問題必須居家隔離的 10 個人授課。

我認為科技能以高效的方式,以學生與教師雙贏的方式,解決教師目前面對的所有不同問題。

Manuel Edghill:舉例來說,我們研發中的幾款輔助技術,可協助教師掌握未參與互動的學生,因為他們生性害羞,或是可能有若干學習障礙。這些功能很多屬於輔助型,以預設的方式提供。既然那間特定教室採用相同的技術,那麼學生無須成為目光焦點就能取得協助。

可否請您進一步說明,ViewSonic 的技術如何讓教師就課程造成何種影響取得即時的意見回饋?

Chris O’Malley:我們稱之為影片分析。ViewSonic 旗下的技術,舉例來說,可以為教師辨識出,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的第二個 15 分鐘大幅下降。這個情況可能是兒童自然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但或許也可能必須為課堂後半改良課程內容。也許那個當下必須改採互動的授課方式。

Manuel Edghill:我想在此釐清,這個類型的技術奉行教師憂心、教師導向的原則,也就是說,我們正竭盡全力協助教師以更妥善的方式評估課堂和學生。此外,我們讓這項技術完全匿名,因此無須指明特定學生或教師。這項技術偏向概略瞭解課堂本身。

Chris O’Malley:Intel 助 ViewSonic 一臂之力的事項之一,就是我們建立了許多分析模型,可讓您判斷學生的喜怒哀樂。不過它完全是在邊緣完成,任何識別身分的資訊一律刪除。唯一上傳雲端的是學生的喜怒哀樂。沒有任何資訊會歸咎於它;它的設計 100% 私密。你無從得知喜怒哀樂情緒的主人身分,但你能藉此掌握學生是否投入課堂。

支援教師進步的技術讓他們得以專注於教育,無須分心關注教育工具,這件事您怎麼看?

Manuel Edghill:分配給準備和管理的時間百分比很高。如果科技能協助這些領域,將會創造極大效益。教師樂於分享大量內容,而科技正好讓這件工作易如反掌。我們有解決方案可讓教師儲存所有課程;他們可以嵌入影片;他們可以編寫問卷,然後與教師同僚分享。

學校同樣是獲益匪淺,尤其是在編列預算或資源時更是獲益良多,因為經濟或教育,或是資源的取得,不是赤字龐大,就是嚴重不平等。我們觀察到的了一個可喜可賀的現象,那就是握有技術的學校聯手合作。

Chris O’Malley:舉例來說,有些應用程式可以讓學生在線上解數學習題,逐行輸入解題的過程。他們的解題方式或許不對,但比起說出「你答錯了」,或許還不如為教師醒目提醒答案,然後說「雖然這位學生理解題目,但他們未能確切找出關聯性。或許您必須就關聯性多為他們提供一點參考資料。」

接著是課程準備輕鬆簡單、教材的數位化。如你所見,所有教育出版商莫不全力改良自家的線上數位內容。這麽做能夠助教師一臂之力。

成本是教育的一大考量。這項技術如何協助學校或學區的預算?

Manuel Edghill:我們提供解決方案與安裝之後,教師過去所用的經常性開支應用程式,很多從此以後便英雄無用武之地了。這麽做節省了大量成本。

舉例而言,我們有個稱為 myViewBoard Classroom 的虛擬教室。我們竭盡全力在虛擬世界複製了真實的實體教室。教師可以管理群組及討論和學生,掌握他們的一舉一動。此外,我們還有稱為 myViewBoard Clips 的影片輔助學習平台,類似 YouTube,但是更好用。您可以安排隨堂測驗、分享課程、並且專為教育篩選影片。

我們為學校提供這款解決方案時,學校便能捨棄兩款先前擁有的不同應用程式:一款是虛擬教室應用程式,一款是影片資料庫應用程式。他們原本用不著支付的那額外兩筆費用,成本都省了下來。

其次是節省的時間。我們旗下還有很多裝置管理與應用程式管理軟體,能夠為必須四處奔波的 IT 人員,或是必須確定每個人對特定主題或應用程式的意見一致的教師,省下大量時間。

Chris O’Malley:順便補充一點,學區為了張羅印刷版書籍等的費用頗為高昂,而且這些東西必須定期更換。

Manuel Edghill:政府為教育科技這個領域,撥出了大筆專用資金,美國與歐洲政府尤其如此。我們也已經協助部分客戶和通路合作夥伴評估首次推出技術的情況,好讓它符合政府補助的資金,而結果頗為成功。

ViewSonic 如何推動教育科技導入?

Manuel Edghill:我們有負責專業開發的一整支團隊。他們會從頭到尾引導大家,確定教師、IT,甚至是學生都已熟知如何使用我們的技術。

我們的合作對象還包含幾所大學,我們為大學打造出了幾間高階的教育科技教室。這一切的目的在於,為教室或特定學習實驗室配備科技,以及運用科技。接著我們與課堂和混合式課程同時並行的教師合作。他們使用科技之後,還邀請其他教師使用。

此外,我們為此資助了大半資金。為了資助他們,我們在其中幾個領域與 Intel 合作。合作範圍不僅限於訓練教師,以及化解他們對於科技的恐懼感。以我所屬的團隊為例,我們以這些教室為聆聽與觀察的對象,瞭解待改進之處。

Chris O’Malley:我認為 ViewSonic 在這個部分表現得很稱職。他們生產了極為精密的硬體,以及搭配硬體的軟體。但這個過程不僅只於一群軟體工程師坐在實驗室創作,將軟體交給教師之後換來「很好,這個玩意是要怎麼用?」的回應。工程師與教師和圖形使用者介面人員攜手合作,瞭解教師需要哪些使用案例,或是哪些屬於重要事項。

教育工作者和學校可以如何展開這趟教育科技之旅?

Manuel Edghill:對於教育科技上路、教育科技的使用方式及其嘉惠的對象,如果學校缺乏長期願景,成功無異是緣木求魚。高階支援及至少兩三年或甚至是五年的願景,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我之所以這麼說的原因在於,學校多半是因為新穎所以購買 ViewBoard。「我們有預算。我們有資金。我們總要有方法用掉預算。」接著它掛在牆上後就乏人問津了。

Chris O’Malley:願景超級重要。學校需要什麼?學生需要什麼?教師需要什麼?我們需要技術協助的使用案例有哪些?隨後甚至進一步瞭解以及提問:我們會施行哪些業務流程,確保這項技術物盡其用?

接著按部就班進行:我們首先需要的是連線能力嗎?我們其次需要的是課堂技術嗎?我們第三項需要的是學生技術嗎?先簡略寫下每個問題、查明需要的技術,然後運用技術解決那個問題。但如果單單是部署厲害的技術,那麼下場多半是製造出更多問題。

您有任何想補充的資訊嗎?

Manuel Edghill:我想提醒各位,科技若要融入課堂,一定要秉持教師優先,技術次之的心態。技術的功能應該是強化、支援、輔助,以及協助實現精彩的課程。

Chris O’Malley:如果您是個一流的教師,那麼您就會是個一流的教師。您可以善用這項技術,讓自己成為更優秀的教師,或是讓自己的觸角延伸至更多學生,或是以不同的方式與學生聯繫,或是讓學生進一步參與互動。

我認為這正好符合兒童的需求。我們生活在科技的世界。如果兒童不懂如何使用科技,不在學校體驗科技,那麼等他們成為工作人力時,將會跟不上其他人。然而,科技是優秀教師與整個教育過程的工具和輔助物,這件事我們絕對要銘記在心。

作者簡介

Kenton Williston is an Editorial Consultant to insight.tech and previously served as the Editor-in-Chief of the publication as well as the editor of its predecessor publication, the Embedded Innovator magazine. Kenton received his B.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2000 and has been writing about embedded computing and IoT ever since.

Profile Photo of Kenton Williston